找到相关内容144篇,用时9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论三性

    的,没有自性,这就叫它圆成实。故此圆成实和遍计执二者不是离开依他起之外另有自性可得,而是在依他起上,由于正误的二种分别,故产生迫圆二性。依他起性又被我法二执依。由于依他起显现的境相,而众生...分别有,于此二都无,此中唯有空,于彼亦有此。”此论认为世间的一切法,部是从虚安分别生起的。由虚妄分别生起之分别,并不是真实的。因为离了的空性才是实存的。此论又接下说:“故说一切法,非...

    弘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4166303.html
  • 第九识的建立及争议

    ;智与真如平等平等,俱离相故”,名证得真如。按此,则真如从主观证知的角度,也是对修行者而言最为切近的角度,可以看作一种绝对清净的心,名之为阿摩罗识、真识、自性清净心、真如心、本觉...,此性便是无常。非如得故,故如本有,是故说常。   如果说真如是本然之理,而诸经论皆说真如非依缘而起、生灭变易的眼等六识了知,亦应非念念执我的末那识和“恒转如暴流”、杂染...

    陈兵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2767502.html
  • 西方生态伦理观与佛教生态伦理

    分别,或者叫二分别,在小乘有部《俱舍论》中又称为“自性分别”。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史上看,一切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哲学都以二元对立作为逻辑起点。再从佛教当中般若空宗一系...hellip;…何者?夫有所知,则有所不知。以圣心无知,故无不知。不知之知,乃曰一切知。故经云:圣心无知,故无不知。”知所知的界限泯除,自然达到以无知为无不知。“信...

    宋立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1071733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解义慧剑释》讲记 第三课

    一窍不通。不懂胜义不足为怪,但不懂名言的真理就非常可怕了。因为名言中,人有前世后世,业因果真实不虚……这些在没有消于法界之前都真实存在;而一切诸法的本体胜义法尔,唯有圣者...本体摄的法。故世俗中似乎实实在在存在的一切万法,在以胜义量进行观察时,则如虚空一样远离一切戏论,根本找不到它们的踪迹。   我经常这样想,如果运用这三种推理来进行观察,自相续一定会生起万法都是空性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解义慧剑|二谛|窍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0484786459.html
  • 般若摄颂浅释 第二课

    道理之后,不但不会产生愚痴心:一切万法不是空性而是实有,也不会产生恐惧心:如果是空的,那名言中的怎么安立?那这种菩萨完全行持三世诸佛的智慧行境,也即真正通达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。 ...全部都没有,如此便无住而行,这样就获得诸佛证之菩提。 那五蕴怎么不存在呢?首先观察色蕴:大家也清楚,色蕴摄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声香味触五境等十种色法,大的这些全部是集聚性的,一一观察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译讲

    |般若|般若摄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22250895742.html
  • 般若摄颂浅释 第九课

    学即是学,不见即是见,这也很矛盾。但是,真正懂得空性法门的人,也即真正对空性法门有所闻思,或心中对光明、空性有一定境界的人,就了如指掌,不会有任何怀疑。 “色增减故非学”:色等摄不清净的...而学。因为在抉择胜义见解时,一切万法无无作、了不可得,就是所谓的听也不成立,全都处于等性的状态当中;所以实际中就没有真实的学,而所谓的学也只不过是言词上的假立。可见,无缘而学正是菩萨的境界。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译讲

    |般若|般若摄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23154096753.html
  • 《三主要道颂》简释

    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因果丝毫不昧,乃至未消于法界之前,善恶因果于汝仍然是有利有害,均皆毫许不虚。然从真实谛胜义而言,见之一切诸境,其本体本来无者,都是大空离戏之法界,于名言中不观察的基础...佛密意。 一旦同时不轮番,已见缘起不虚妄,若证灭尽诸境执,尔时观察见圆满。 又由现相除有边,及由性空除无边,了知性空现因果,不为边执见夺。 如此三主道扼要,汝如实通达时,当依静处起精进,为究竟...

    堪布索达吉 讲述

    |道次第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41139853.html
  • 辨法法性论讲记(6)

    抉择的。   戊二、其义广说(依略说次第)分六:一、相;二、依处;三、抉择;四、触证;五、随念;六、悟达。   己一、相   相如略标说;   法性之相,如略标时所说,就是远离诠...远离二及名言的差别。这样表达,其必要是为了遮止众生错认有*轮回为法性涅槃,以免随顺轮回。   己二、依处   处谓一切法,及一切经等;   论中是从诠义和诠句来讲“依处&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辨法法性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3015432434.html
  • 辨法法性论讲记(8)

    共性,任何轮回的显现均如梦幻一般。故《金刚经》说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   后两句是讲转依的比喻。法性本无诠,如实现前这样的法性,就是转依。表的比喻是虚空、纯金、净水以及“等”字摄的日轮、摩尼宝等。但是应知,这里的转依是从离垢清净上说,也就是实相之中,一切二等障垢本来清净,但是乃至没有清净障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辨法法性论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3044532436.html
  • 宝僧法师:藏传因明基础课(一)

      学生乙:圆满证悟人法二无我,远离的证悟者  法师:证悟者?那佛应是无常,证悟者是补特伽罗(有情),补特伽罗是无常。然而佛却是常的,佛代表佛果,摄于灭谛,灭谛是无遮,无遮一定是常。网上经常...只要你把什么东西放进去,它都成为一个因。但是正因,正确的原因,还是假的,不正确的原因,所谓真因、假因,那就要再区别。  这一个部分【以声作有法,应是无常】就叫宗。宗的另外一个名词叫立,宗的意思就是你...

    宝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75138484.html